关于瞒过仪器这事儿,一般的匠人,还真不一定知道该怎么做,但我家传下的那本《开物集录》里,却恰好有写。
那是一本很正经的手艺书,当然没有直接教人造假,但里面提到过器物的细微演变。
一个物件,经历过时间的洗礼,即便细心保存,外观看不出区别,但它的内部结构,其实会发生细微的变化。
比如物质的排列密度。
古人没有密度这个说法,但他们发现器物烧出来后,根据不同的工艺,内部孔隙的排列,会有细微的区别。
而在时间的流逝中,古董不停的经历着温度的变化,炙热、潮湿、干燥等等。这些环境的变化,积累到一定时间,不仅会改变物品的外观,物品的内部空隙结构,也会跟着改变。
比如瓷器这类东西,在长期的气温变化中,内部的孔隙会发生改变,当然,这种改变,是人的肉眼无法察觉的。
我让沈机做的这一切,其实就是在快速的模拟环境变化,让一件新品,在短时间里,经历千百年温差环境变化,达到自然改变内部结构的效果。
如此一来,才能达到用仪器去扫,器物孔隙符合时间变化的特征,据我所知,这是检测的重要指标。
没能找到吞光方法,我只能先开始做其他处理,剩下最后三天时,我约了赵羡云见面,告诉他吞光操作的难度。
“在其他方面,我可以做到以假乱真,但吞光确实无法做到,或许有其他的高手前辈能办到,不过,谁知道高人藏在哪儿呢?市面上到是有一种新型的纳米吞光材料,但咱们没有办法使用,对方仪器一扫,立马就曝光,还不如不做。”
赵羡云眉头紧皱,没接话。
我继续说自己的想法:“虽然‘闻香通冥壶’是一对,但历来成双成对的器具,可不一定一模一样,常见的就有鸳鸯、阴阳、子母之分,我们只能赌一赌,对方不知道第二支壶的模样,所以,最保险的方法,是按照阴阳壶来做。”
赵羡云不动声色,手指敲击着桌面,目光看向不远处,从外形上,除了吞光没有做,其余的已经完全成型。
“香呢?”
我道:“我正在试香,模拟出类似的香味可以,但完全一样,无法做到。而且,我不是藏香师,闻香通冥壶的气味儿,不是从表面流出来的,而是在器物内部。我只能做到,让香味持续一段时间,至少半年内,对方不会发现异样。”
赵羡云思考片刻,面无表情道:“按你说的做。”
我见他这模样,觉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之前在生死湖边,听他们说起这趟活儿,是为了打通国外市场,建立起初步的跨国倒卖线。如果仅仅是这个原因,货没到手,大不了买卖不做而已。
为什么赵羡云的表现,倒像是活儿完不成,他会有大难的感觉?